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织出人民城市“锦绣图”

——保定市城市管理工作观察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04-09 08:18

保定儿童公园航拍图。 魏永松供图

□保定日报记者  孟趁景  郝子帅

春至业兴,干字当头。4月7日,北三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和道路恢复改造现场,项目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

放眼望去,地下,隧道空间,三舱结构容纳五种管线,日渐成型的管廊框架,传递着城市“未来时”;地上,四幅路型式,最高行车速度60千米/小时,如织车辆络绎不绝,穿梭行驶出城市“进行时”……

“项目完成后,将打通北部东西向市政管线通道,成为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给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市城管执法局)项目中心副主任张永介绍,为保证项目建设、市民出行两不误,市城管执法局坚定人民立场,选择了地下搞建设、地上正常行的施工方式。

贴心的措施,传递着执法的温度,而这仅为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小小“一斑”。

淬炼精细治理“绣花针”,2023年市城管执法局破解难点、疏通堵点、消除盲点、打造亮点,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整治行动,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城市的蝶变。

如今,穿行保定大街小巷,高楼林立、大道平坦、小巷整洁,缕缕烟火交织出一城锦绣。

高水平规划  引领高品质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南唐胡同,是位于莲池区保百大楼东侧的一条老巷,历经岁月洗礼,被历史的厚度与文化的温度滋养出厚重质感,却也被无情的风雨打磨得破旧老化。

2023年,南唐胡同按规划完成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崭新清爽的街道、整齐划一的门脸,使它在保留古城底蕴的同时,融入文化风貌打造、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建设等多重元素,实现“脱胎换骨”。

“为形成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巩固环境品质,我们在南唐胡同设立了街长制公示牌。”莲池区执法局副局长张红伟介绍,“街长吹哨,部门报到”,街长制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等多部门联合执法,能有力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规划路(创新街—锦湖大街段)是2023年我市打通的断头路之一,如今,500多米长的道路宽阔整洁,已成为保定中学与保定动力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师生、家长出入校园的幸福路。

“这里灯光美,休闲设施全,晚上带孩子来遛个弯,挺方便。”家住直隶花都的刘健一家,尤其喜欢拾光公园的绚丽灯光。作为我市2023年新建口袋公园中的“璀璨之星”,它以光为媒介,实现内部用电自给自足,让保定“不夜城”的魅力悄然释放。

……

一个个高质量项目,铺就出一座城市的高品质民生幸福底色,背后关键,是顶级“规划图”“施工图”。

按照市委书记党晓龙提出的“借助外脑,以规划引领项目谋划”要求,市城管执法局强化顶层规划,科学生成项目,严格规范管理,建立“规划师”制度,融入“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

“我们聘请清华同衡、中建园林等国家级智库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专家总师’‘城市园林规划总设计师’,参与到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环节中,构建规划体系,形成了2个导则和19个专项规划的市政规划系,为城市建设开好篇、谋好局、起好步。”市城管执法局市政规划处处长李隆杰告诉记者。

秉承对所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兼顾功能性、便民性、文化性的建设宗旨,一系列民生工程应运而生。

2023年,全市有序推进42个续建项目,打通断头路5条5.45公里、整治更新道路5条14.5公里,建成雨水泵站6个,改造背街小巷273条,新建改造口袋公园100个,北三环综合管廊建设推进有力。

精细化管理  保障城市有“颜”有“序”

“开始动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综合停车楼项目今日起正式启动!”

春风奏响号角,随着全市市政项目复工复产全面启动,市第一中心医院总院临时停车场内的老旧平房完成拆除,阵阵轰鸣声中,墙体瓦砾化作“春泥”,新项目、民生事拉开建设序幕。

“这可真是件大好事!之前,这段路经常堵车,相信新停车楼建好后,一定能大大缓解交通压力。”家住大迪小区的市民高君彦说。

类似的喜人画面,在聚焦城市管理“新颜值”行动的周观摩上不断上演。

以拆促改,以管促变,全市城市管理如绣花般精雕细琢。目前,主城区已连续开展一百零八周“周计量、周观摩”活动,按照“三拆一清一绿”要求,累计拆除违建、超期临建等建筑480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围挡12万余平方米,接建退距2846户,拆除老旧小区私搭乱建27万平方米。保障了环城水系、东二环等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新建公园、停车场、便民市场等方式,整治拆除点位942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除去城市顽疾,扮靓城市颜值,凸显城市内涵,市城管执法局持续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城市“深度美颜”。

2023年,以城市创建活动为牵引,实施7个城市出入口、8条城市主干路市容提升工程;开展主城区人行道及园林绿化提升整治工程,对产权不明的老旧便道实施工程化改造,涉及68条街道38万平方米,确保“红线到墙”区域管理全覆盖;开展车辆乱停放、占道(店外)经营、广告牌匾集中整治,约谈单车企业8次,处置问题广告招牌525处。组织道桥管护,维修路面及便道27.5万平方米;实施“三照亮”工程,主城区亮灯率达到97%以上;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中心城区395个公共机构、2102个社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升级改造分类投放亭1720个、智能设备110台,使城市运行更加平稳高效安全。

高效能治理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城市里能够更舒心更安心。

而检验一座城市是不是“宜居、韧性、智慧”,一场大雨足矣。

2023年7月29日,保定市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一举将防洪、除涝、排水等城市“里子”工程,摆到了明面上。

突降自然灾害,市城管执法局排水服务中心在积极面对困难之余,也寻找到了转型升级方向。鲁岗污水处理厂二期正式投产运行;东三环、建国桥、莲池南大街三座泵站及配套附属设施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600余公里所属雨水管网全面疏通,清掏各类检查井、收水井1.8万余座……

“2023年,在‘排水人’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我市共处理污水1.3亿吨,泵站累计提升污水0.97亿吨,提升雨水0.12亿吨,所属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Ш类水标准排放。”市城管执法局排水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建兴告诉记者。

地下管网是城市建设的里子工程,更是良心工程,着力补短板上水平、抓运行促保供,市城管执法局不断完善升级地下管网系统,使全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民生领域服务能力得到增强,极大提升了保定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韧性。

“2023年,全市新建改造市政管网51.81公里,其中,供水管网13.18公里、市政排水管网27.6公里、供热管网11.03公里。”市城管执法局市政建设处处长李红彬介绍。

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的必然要求。

加快数据赋能、技术赋能,构建“城市大脑”,2023年,我市相继建设供水、排水、供热智慧平台,构建城市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分析体系,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管网漏损率低于9.4%;城市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辖区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以“工匠精神”建设城市,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如今的保定,城市功能日臻完备,运行水平日渐高效,市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个个暖心场景、一处处盎然生机,和谐描绘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