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0-28 10:20
?马小江
唐代李商隐有《石榴》诗云:“柳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新巧的比喻和精美的语言描写了石榴的美丽可爱。金秋十月正是硕果丰收、果香弥漫的季节,眼下也是吃石榴的好时节。石榴有着多福、美满、团结等诸多美好象征,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广泛应用于各类服饰、器物之上。
石榴原产自西亚,其皮、花、叶、根部都可入药。《博物志》中曾有关于“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的记载,因此很多学者普遍认为石榴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石榴树在我国的种植也十分广泛,除寒冷地区外,几乎都能看到石榴树的影子。直到现在,石榴因其鲜艳的花朵、可口的果实,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种类,也因其代表的美好寓意,深深融入我们的文化生活中。
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石榴花纹银盒无疑是石榴花主题的精美文物。这件银盒高6.6厘米,口径12.8厘米,造型为平面圆形,顶和底均微隆起,子母口扣合,子母口与盒身捶揲而成,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银盒的盖、底主纹相同,均为三重,中心为八出团花一朵;第二重为八枚忍冬石榴花结;第三重为六株柿状花结构成的团花八朵,团花心均有街草翱翔的鸿雁一只。盖沿与盖侧以四枚石榴花结组成菱形四出团花八朵,上下口沿以六枚石榴花结组成团花八朵。盖内墨书“溪州井砂州七两,十两兼盛黄粉”。
鉴赏这件银盒纹饰,錾刻流畅,一气呵成,表现了唐代高超的工艺,并将石榴花与本土花色有机组合,是中国同中西亚文化交流的产物,是研究中西方文化重要的史学资料。
欣赏着这个构思巧妙新颖、别出心裁的银盒,让我们来一次饮食“穿越”,一起感受中华悠久饮食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历史和无穷魅力以及珍宝文物里的阵阵“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