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0-21 08:03
?柴汝新 夏佳琪
古莲花池园内藻泳楼前迎面矗立着一座太湖石假山,假山阳面中间立有一尊亭亭玉立的麻姑献寿石造像(见下图)。该造像高162厘米,材质为汉白玉。麻姑梳高髻,头略向一侧偏斜,双眼俯视,颈戴珠串垂及腹上,身着薄而软的丝绸衣裙,衣纹清晰,袖口宽绰而自然下垂,双足踏云,饰带垂及云下。麻姑左手掌中托仙桃,指挂拂尘,右手持两朵荷花。石雕整体线条流畅,给人以灵动飘逸之感,颇具历史和欣赏价值。
东晋葛洪《神仙传》记载,麻姑“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散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无有也”。她虽是十八九的样貌,但曾见东海三为桑田,可见其长寿。麻姑既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是道教神仙谱系里影响较大的女仙。前蜀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中指出“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亚也”。
“麻姑献寿”传说的雏形在宋代形成,体现在宋代祝寿词中,元代正式成型,明清时期得到广泛传播。传说中,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寿辰之日,麻姑携自酿灵芝酒前往蟠桃会祝寿,获封女寿神。民间给女性长者祝寿时的寿图一般都是麻姑形象,如明代画家陈洪绶,清代黄慎、任熊、冷枚等都有《麻姑献寿图》传世。
古莲花池藏麻姑献寿石造像为清代曲阳雕工雕刻。曲阳石雕技艺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自西汉始,曲阳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等物。北魏时期,曲阳石雕中的佛像、石狮已独具风格。唐代时,曲阳成为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至元代,曲阳石雕已享有盛名。明清时期,曲阳石雕工艺更加精巧。2006年,曲阳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